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 连州市上半年经济呈现逐步恢复态势
——连州市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连州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8-18 08:50:07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国际国内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连州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经济社会加快恢复,企稳回升态势持续巩固。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特点
经清远市统计局统一核定,连州市上半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3亿元,同比下降2.0%。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0%,比第一季度提高9.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2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8.45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32.56亿元,同比下降2.6%。
上半年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总体向好:
——农林牧渔业累计完成产值33.34亿元,同比增长2.5%,比第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0.76亿元,同比增长9.2%,比第一季度提高8.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0亿元,同比增长31.0%,比第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
——建筑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06亿元,同比增长1.1%,比第一季度提高43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总额为8.72亿元,同比增长50.4%,比第一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7%和12.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亿元,同比下降11.0%,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6.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72亿元,同比下降18.2%,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6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8.0%,涨幅比第一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
行业运行具体情况如下:
(一)从供给侧结构看,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服务业降幅收窄
1.农业生产总体平稳。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34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扭负转正;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4.5%,较第一季度提高了4.6个百分点,扭转了一季度下降的局面。分行业看,农业产值15.56亿元,增长6.3%;林业产值2.34亿元,增长12.3%;牧业产值12.70亿元,下降9.4%;渔业产值3770万元,下降3.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36亿元,增长8.3%。
农林牧渔业各项小类中,夏粮播种面积增长6.4%,产量增长6.9%。其中,玉米增长9.3%,早稻收获面积增长6.1%;第二季度,生猪出栏同比增长0.1%,猪肉产量增长0.4%,牛肉产量增长3.0%;家禽出栏比上年同期增加27.1%,禽肉产量增长17.1%,其中,鸡肉产量增长26.7%,禽蛋产量增长6.9%;水果总产量同比增长9.0%,其中桃子产量增长28.1%。
2.工业生产逐步回稳。在建滔铜箔、华润风电、万国鞋业等重点企业的明显支撑下,我市前3、4、5月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分别为0.8%、2.3%、10.0%,上半年同比增长9.2%,较第一季度提高8.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93亿元,同比增长8%;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1.71亿元,同比增长28.2%,工业生产逐步回稳。
3.服务业降幅收窄。连州市第二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17.13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3.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由一季度的负增长转正,同比增长0.5%,较一季度提高21.7个百分点;应付职工薪酬也由一季度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22.5%,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助推作用进一步提升。
(二)从需求侧结构看,消费品市场逐渐恢复,投资增长持续加大,对外贸易保持活跃
1.消费品市场逐渐恢复。上半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6亿元,同比下降13.3%,较前5月、4月、3月分别收窄1.2、2.9、3.6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9亿元,同比增长2.1%,扭转了一季度的下降局面,可以看出我市整个消费市场情况正在逐渐恢复。
2.投资增长持续加大。上半年,连州市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36.5亿元,同比增长31.0%,增速较2月、3月、4月、5月分别增长43.9、2.6、19.7、7.5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7.55亿元,同比增长90.4%;500-500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5.09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86亿元。
3.招商引资持续向好,对外贸易保持活跃。1-5月份,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25亿元,同比增长22.1%;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元,同比增长740.3%。全市进出口总额5.69亿元,同比增长15.0%,高于第一季度增速4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9亿元,同比增长4.2%;进口3.51亿元,同比增长22.9%,比第一季度加快72.9个百分点。
(三)从运行环境看,财政收入降速收窄,金融信贷投放稳健,物价上涨速度走低
1.财政收入降速收窄。上半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亿元,同比下降11.0%,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72亿元,同比下降18.2%,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7.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2亿元,同比下降5.1%,其中财政八项支出15.82亿元,同比下降5.8%。
2.金融信贷投放稳健。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0.08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8.69亿元,同比增长11.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0.05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住户贷款48.84亿元,同比增长17.3%。
3.物价上涨速度走低。上半年,连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8.0%,涨幅比第一季度降低1.5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指数呈“四升四降”态势,食品烟酒类上涨26.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7%,医疗保健类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衣着类下降3.7%,居住类下降2.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5.6%。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增速波动较大不稳定,房屋销售形势严峻
固定资产投资2月、3月、4月、5月、6月的投资增速分别为-12.9%、28.4%、11.3%、23.5%和31.0%,增速波动较大。分项目看,广州发展连州星子200MW农业光伏项目,东强(连州)铜箔有限公司年产19000吨铜箔扩建项目,华润清远连州慧光风电场项目等几个项目都上报了超过1亿以上的投资额,支撑着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增长90.4%,但上半年超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仅有以上3个,大项目投资仍然匮乏;而500-5000万项目下降24.8%,房地产投资项目也下降41.6%,项目间出现较大的增长不平衡。除此以外,房产销售也持续下降,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9.2%,销售金额下降43.7%,形势较为严峻。
(二)从工业生产看,生产动能偏弱,增长后劲不足
我市工业暂时还处于一个较好增长形势主要得益于占比较大的建滔和风电的增长。上半年,我市42家规上企业中仍有28家产值达不到去年同期的生产水平,甚至有20家出现双位数的负增长。另外,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员工工资上涨、防疫物资额外支出、资金回笼较慢、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难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缺口较大,直接影响企业达产达效。根据我们所做的规上工业企业调查,普遍对于三季度预期不太乐观,其中,20%的企业预计下降超过30%,20%的企业预计下降10%-30%之间,15%的企业预计下降10%以内,45%的企业预计保持持平或者稍有增长。按照这种形势,预计工业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回落。
(三)从服务业运行看,市场消费仍需提振
一是市场消费热度仍然不高。上半年,合计占地区生产总值7.6%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7.6%、14.7%、21.9%和28.5%,除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外,在所有行业中降幅最大。当前国内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反复,对住宿餐饮类消费进一步恢复提出新的挑战。二是交通、旅游恢复程度有限。上半年,全市公路、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22.2%,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也大幅下降,消费信心仍需进一步提振。
三、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下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防止来之不易的防控形势发生逆转,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回升。
(一)继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一是狠抓产业链建设。加快发展我市优势碳酸钙资源、特色农产品等产业链,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大龙头企业支持力度,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二是落实开展精准帮扶。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工业企业,帮助企业有效恢复产能,深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调研,着力解决部分骨干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可能出现的退库企业等问题。
(二)夯实投资增长后劲
一是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发挥大项目优势,及时更新我市一级储备项目库,重点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长,社会贡献大,带动性强,具有良好基础或比较优势的大项目,切实增强重点项目的吸引力。二是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项目早落地建设。各投资主体部门要提高自觉意识,严格按照部门职责分工主动承担责任,做好项目落地的立项、用地、环评、规划、招标投标、融资、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并印发相关的项目投资建设办事流程,指引投资主体办理完善各项建设手续,提高投资主体办理各项手续的效率,确保各大项目早日落地建设。
(三)激活消费市场活力
一是稳妥筹办各类活动。当前国内疫情出现局部回弹,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抓住“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契机,稳妥有序举办主题消费日、文体比赛等各类活动,推动消费回暖。二是积极推动消费模式创新。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支持“线上超市”、餐饮零售化等新兴经营模式。三是继续全力加大民生保障。进一步落实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任务,做好金融贷款、减税降费、房租减免等方面工作,提升群众消费意愿,激发市场活力。
(四)加大对“四上”企业的培育新增力度
一是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动态跟踪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有的放矢,精准施策,稳定发展预期。二是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在企业上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税务等部门数据,进一步加大“四上”企业的培育力度。